查看原文
其他

一天赚一辆宝马:移动广告圈「隐秘股市」的4个故事

2015-12-03 我是老红啊 极客公园

你所不知道的移动广告投放江湖。


点击、下载、充值和付费,在中国每天大概有近 9 亿用户(数据来源于工信部)在重复着这些高频率的操作。而放之全球,这个数字早已突破了 30 亿。

你所知道的是,手机的普及和通信网络的成熟造就了一大批独角兽企业;但你意识不到的是,你的每一次点击和下载都在为另一帮主流视线之外的人创造价值。

有的人因此一夜暴富,而有的人却在短时间内输掉所有。「移动广告」就像一个温和的股票市场,却有着太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除了那些冰冷的数字和日渐频繁的合并、收购新闻,「移动互联网」在创造着庞大用户流量,也影响着另一批人的生活。

为此,「极客公园」采访了四位移动广告行业的从业者。他们每天都在与流量打交道,你的每一次点击和下载也都在为他们创造着或大或小的价值。

边缘人阿文的 Google 梦

「做移动广告的都是吸血鬼,就跟租房中介一样。」

说出这句话的阿文刚刚交完了下个季度的房租,由于中介在拟定租房合同时耍的心眼,阿文不得不多交了一个月的房租。

这个位于北京五环边三户合租的房子里,来北京刚满三年的阿文从未有过一份正式工作,养活他的是一份看上去「投机取巧」的手艺——移动广告投放。

在阿文眼中,这份赚钱的手艺和父母在家种地的营生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都是一半「靠天收」,一半靠自己的手艺。

与室友不同,由于要实时监测国外的流量并进行投放,阿文的工作时间总是昼夜颠倒。

「我和他们不同的是,我大部分的工作时间都是在屋里,也不用坐班,看收入的话,怎么也算个小白领吧。」

阿文告诉「极客公园」的记者,收入好的话,每个月最多能赚到 3000 多美金。

「最差也有五六百刀,但平均下来,一个月挣个 1500 美金左右是常态,能保证基本生活,而且不用缴税。」

虽然这种不用纳税的收入能使阿文积攒下相对丰厚的盈余,但由于在海外移动广告市场赚的都是美金,所以在兑换货币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尴尬的情况。阿文无奈地表示,大额的美金兑换需要提供一些背景信息,而「无业」的身份却很难满足这些条件。

「我只能去找一些中介,他们会收我 5% 的中介费。但每年春节前由于兑换的人较多常常会出现没钱可兑的情况,去年我就是空着手回家的。」

而比起换钱的尴尬,更令阿文烦恼的是与各移动流量渠道间的「勾心斗角」。

据阿文向「极客公园」介绍,在日常的广告投放中,他和一些同行会通过域名解析和软件破解等方式来伪造不同的 IP 地址以达到刷量的目的。

「这个行业没有不作弊的,即使你老老实实地投放他们也会找理由扣款、扣量和封杀你账户。我们是边缘群体,本身就不公平,不这样做的话根本什么钱也赚不到。」

虽然眼下做的事能解决基本的温饱,但阿文的梦想是进入 Google 做一名真正的广告优化师。为此,他曾多次投递简历甚至通过他在 Google Adwords 的客户经理来帮忙,但职业高中毕业的背景成了他绕不过去的坎。

「靠这买不了房,只能支撑我在北京活着,我还是希望有一天能进入 Google 工作。」

精英老吴和他的流量投资生意

与阿文的边缘利益获取不同,老吴的移动广告投放更像是一门投资生意。事实上,老吴也是阿文的入门导师,二人在国内某移动广告联盟的论坛上相识。

上海交大毕业的老吴拥有计算机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上海某外企担任技术主管的职务。光从履历上来看,老吴并不像阿文那样将移动广告投放当成是生存的饭碗,技术出身的他不缺钱也会去不作弊,而是自己开发一套程序对国内外多渠道流量实行实时监控和自动投放,他唯一要做的只是为某个特定的投放计划提前设置好参数。


「毕竟技术是饭碗,心里有底。」在 PC 互联网时代有过多年 SEO 经验的老吴告诉「极客公园」,技术极客有着自己的偏执,能用技术正当获取的绝不投机取巧,而且通过技术的手段获得别人难以获取的正当利益本身就是乐趣所在。

股票、基金等金融领域的投资虽然被大多数人当作理财首选,但对于老吴而言,他更愿意选择一种他最熟悉的方式来进行投资。

「移动广告投放是有技术门槛的,赚钱不容易,赚大钱更难。」

老吴毫不避讳地向「极客公园」透露,每年通过移动广告的投放至少可以产生 30 万美金左右的收益。

「技术驱动,投放基数大。」这是老吴的制胜法宝,也鲜有人能够同时达到这两个条件,他也因此成为了国内个人移动广告投放圈偶像级的人物。

「最牛的一点在于老吴的流量都是真实流量,我们也乐意和他合作。」Google Adwords 的一位负责广告投放的客户经理向「极客公园」表示。

而老吴则认为,他和其他个人投放者的不同在于,这是很多人唯一的收入来源,所以个人投放者们要尽可能地实现收益最大化,而老吴则不用。

「也有很多大牛通过架设服务器来作弊,的确赚得也很多。但我不会那么做,成本和风险都太高。对于我而言这就是一种有闲钱看准了机会就去做的投资行为,它是我理财的一种方式而已,而不是工作。」

一天赚一辆宝马X5 是种怎样的体验

Chris 是位马来西亚籍华裔,祖籍福建,3 岁就随同父母移民到了马来西亚。由于父亲建筑生意的失败而导致的破产,Chris 在高中就辍学干起了修车工的工作。

20 岁那年,同厂同事通过 ebay 贩卖零散物件赚钱的故事让他大受启发。在生日当天,已经独立生活三年的 Chris 自己组装了一台老式 PC 机。

「那时的想法就是 earn more money(赚更多的钱),我没啥东西可卖,但可以卖别人的东西,互联网广告显然是最合适的。」

为此,Chris 向家人和朋友借来了 2000 美金,其中 200 美金用于在各个广告平台上开户,1000 美金用于购买各种教程,其他的资金则用于投石问路。

「一开始肯定很难,但这其中是有规律可循的。」

Chris 在采访中告诉「极客公园」,相比于中国市场,国外的移动流量市场要更加规范,大家都在一条红线上进行利益获取,尽管也有违规,但相对规范的市场更容易找到盈利的规律。


在前两个月的试探性「打水漂」过后,Chris 慢慢地开始盈利了,他不避讳自己所采取的作弊手段,但坚持认为自己是在合理地利用规则。

在第一年的总盈利突破 2 万美金后,Chris 花钱制作了一套专用于移动广告投放的程序,并雇佣他的两个哥哥作为副手去和各个渠道进行谈判。

「一个 Facebook 有效用户他们可以给你 8 美金,但你长期提供大量用户的话这个价钱就可以谈了,到 15(美金)都没问题。」

在 Chris 眼中,要想赚更多的钱必须知道各方的利益点在哪里,他也为此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总共 10 个人,从渠道、优化到培训一应俱全。

最多的一周,Chris 每天得收入都能买上一辆宝马 X5,他也成为了 Google 和Facebook 官方指定的个人合作伙伴,在议价权上,他也享有了其他人所想象不到的优惠。

不过这却不是 Chris 现在主要的收入来源。通过开设培训班和商业教程的售卖,Chris 早已赚得盆满钵满。

「我当然不会把核心的东西教给他们,那是我的看家本领,但我也不会骗人,大家也都乐意相信我,皆大欢喜。」

现在热衷于在各类行业会议上发表演讲的 Chris 很享受这种成功,但却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毕竟流量不是我的,指不定哪天我就赚不到钱了。但这些方法论却是相通的、可以卖钱的。」

「傻子才正当竞争」

和田励的采访一共沟通了两个多月,直到他从国内某知名广告平台商务总监的职位上离职他才正式应允了「极客公园」的采访邀请。

「有些话不仅仅是利益相关,甚至关系到职业生涯和人身安全。」在田励看来,移动广告是一个充满了欺骗的行业。

「虽然人人都不容易,但傻子才正当竞争。」

田励在采访中告诉「极客公园」,虽然在个人投放者、广告主和开发者们的眼中,移动广告平台一直在竭尽全力地扣量和扣款,但却也有着很多「打碎牙往肚里咽的苦衷」。

对于平台方而言,他们需要为广告主的每一分预算负责,他们的大部分收入也来源于此;但是,在国内的环境中,很少有人能遵循行业底线去竞争,大家都通过各种方式来进行作弊,同质流量和垃圾流量的陡增也使得他们逐渐失去了广告主的信任。

「大家都是合作方,没有谁故意去扣你的流量和结款,但大家心知肚明的是你的确作弊了,我不扣你的难道扣广告主的?」

田励无奈地表示,大平台早已将流量瓜分完毕,剩下边际流量的获取本就不易,如果不采取严苛的规定中小平台很难生存。

「当然,我们也会通过技术手段自己来制造假量,这其实就是商业诈骗,但流量就那么多,我们也需要生存啊。」

田励认为,小平台生存的关键除了靠流量的吸引,更多的还是靠大量品牌广告案例的塑造来吸引更多的订单和投资。

「你看那些个平台,说起数据每家都是国内第一,动不动就上亿,但实际的情况是没有哪家比其他家的情况好。大家都靠这个吹着上市和吸引投资呢。」

在田励看来,市场环境的改变虽然需要技术的驱动来提高效益,但更关键的还在于大平台将流量开放出来促进整个行业的活性流通。

「就跟国际货币兑换一样,流量互通才有价值,越封闭也就越多虚假与欺骗。」

应受访者要求,以上受访者姓名均为化名。

头图来自站酷海洛创意


本文为极客公园原创

转载联系jianghaoke@geekpark.net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



科技创新者的大本营
www.geekpark.net

长按二维码,关注极客公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